孝悌忠信的成語故事

拼音xiào tì zhōng xìn
基本解釋孝順父母,敬愛兄長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。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準。
出處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祖統制顯靈救駕》:“凡遇人,只勸人以‘孝悌忠信’四字?!?/p>
戰國時期,梁惠王問孟子魏國以前是十分強大為什么到他當政時就被秦國欺負,孟子說他沒有推行仁政,老百姓沒有得到實惠,自然不會懂得孝悌忠信的行為準則,怎么能抵擋住堅甲利兵的秦國呢?秦國則相反,老百姓可以通過打仗而得到實惠。
孝悌忠信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孝悌忠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壽昌大笑起來,掉頭對著立群說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起兵動眾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華敷傳》:“不可以興土功,不可以會諸侯,不可以起兵動眾,舉大事,必有大殃?!?/td> |
南轅北轍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》:“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,而離王愈遠耳。猶至楚而北行?!?/td>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?!?/td> |
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遁世離俗 |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?!?/td> |
天之驕子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。” |
龍騰虎躍 | 唐 嚴從《擬三國名臣贊序》:“圣人受命,賢人受任;龍騰虎躍,風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。” |
止沸益薪 | 明·李贄《為黃安二上人書》之三:“對高潔人談高潔,已為止沸益薪,況高潔十倍哉!” |
驚心動魄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