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堂之量的成語故事

拼音miào táng zhī liàng
基本解釋廟堂:帝王之宗廟,比喻宏大。形容人的氣量大,遇事沉著冷靜。
出處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謝有廟堂之量。”
廟堂之量的典故
東晉時期,氏族人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向東晉王朝發起進攻。謝安奉命率8萬大軍迎戰,他指揮有方,經常大勝苻堅。一次他同客人下棋,謝玄拿著前方捷報給謝安。謝安看后默不做聲,下完棋后才對客人說捷報,客人稱他有廟堂之量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廟堂之量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離世遁上 | 《韓非子·八說》:“為故人行私,謂之‘不棄’;以公財分施,謂之‘仁人’;輕祿重身,謂之‘君子’;枉法曲親,謂之‘有行’;棄官寵交,謂之‘有俠’;離世遁上,謂之‘高傲’;交爭逆令,謂之‘剛材’。” |
卑諂足恭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為人巧佞、卑諂足恭而心刻深。” |
一軌同風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天下。” |
離經辨志 |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。” |
一時一刻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2卷:“可憐今日我無錢,一時一刻如長年。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” |
命中注定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這是我命中注定,該做他家的女婿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
咄咄逼人 | 晉 衛鑠《與釋某書》:“衛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學衛真書,咄咄逼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