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蔡之厄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én cài zhī è
基本解釋陳蔡:春秋時期的陳國和蔡國;厄:災難。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。
出處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君子之厄于陳蔡之間,無上下之交也。”
陳蔡之厄的典故
春秋時期,大思想家孔子為了推行他的仁政及儒家思想,帶領(lǐng)弟子數(shù)十人周游春秋列國。在楚國受到冷落后,就去陳國及蔡國游說,他們一行走到陳蔡國之間的荒野中發(fā)病,只好困在那里,弟子圍著孔子而坐,沒有糧食。后來他們堅持前行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陳蔡之厄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舍安就危 | 宋·蘇舜欽《上范希文書》:“延州逼近賊鋒,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,雖古人不逮也。” |
大公無私 |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。”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:“與其顧惜場面,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。” |
生龍活虎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95卷:“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 |
曉以大義 |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敏而好學 |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’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(yǎng)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望而生畏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堯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 |
青云直上 | 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