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循善誘的成語故事

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
基本解釋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。循循:有次序的樣子;誘:引;指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”
循循善誘的典故
春秋時期,孔子的學生對孔子非常崇拜,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,他稱贊孔子的教學方法說:“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既渴天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”別的弟子也附和說他們也有同感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循循善誘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學無止境 | 清·劉開《問說》:“理無專在,而學無止境也,然則問可少耶?” |
名士風流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方術傳論》:“漢世之所謂名士者,其風流可知矣。” |
揮霍無度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02回:“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,不敢交與他。” |
戶限為穿 | 唐 李綽《尚書故實》:“(智永禪師)積年學書,禿筆頭十甕,每甕皆數石。人來覓書,并請題頭者如市,所居戶限為之穿穴。” |
秣馬厲兵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補卒,秣馬利兵,修陳固列。” |
驚心動魄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 |
咄咄逼人 | 晉 衛鑠《與釋某書》:“衛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學衛真書,咄咄逼人。” |
見危致命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。” |
民不畏死 |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” |
光前裕后 | 明 李贄《答耿司寇書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無時刻而不系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