悔之無及的成語故事

拼音huǐ zhī wú jí
基本解釋無及:來不及。后悔也來不及了。指做事或說話不當;過后才察覺到;但已經無可挽回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董卓傳》:“及溺乎船,悔之無及。”
悔之無及的典故
春秋時期,吳王夫差準備攻打齊國,越王勾踐帶人為夫差助威,伍子胥對夫差說越國才是心腹之患,應該除掉,等越國強大了,想消滅就后悔莫及了。夫差不聽勸告,反而疏遠伍子胥并命他自殺。11年后,強大了的越國一舉消滅吳國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悔之無及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繪影繪聲 | 清 憂患余生《<官場現形記>序》:“而壹意孤行,為若輩繪影繪聲,定一不磨之鐵案?!?/td> |
斗雞走狗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》:“袁盎病免居家,與閭里浮沉,相隨行,斗雞走狗?!?/td> |
斬草除根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……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?!?/td> |
石枯松老 | 金·丘處機《水龍吟·道運》詞:“海移山變,石枯松老。” |
亦復如是 |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尤悔》:“劉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撫御,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,其逃散而去,亦復如此。所以卒無所建?!?/td> |
所作所為 | 明 李贄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,皆是誰主張乎?” |
殺手锏 |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四部:“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,這兩句話拋出去,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,啞口無言?!?/td>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七搭八扯 |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樸《孽?;ā罚骸芭c其顧惜場面,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