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雞盜狗的成語故事

拼音tōu jī dào gǒu
基本解釋見“偷雞摸狗”。
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6回:“每日卻自和西門慶在樓上任意取樂,卻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,只是偷雞盜狗之歡,如今家中又沒人礙眼,任意停眠整宿。”
偷雞盜狗的典故
西門慶竄通王婆勾引潘金蓮,被鄆哥看破,武大郎親自捉奸,被西門慶一腳踢倒。王婆指使潘金蓮用砒霜藥死武大郎,并一把火燒了尸體。用不著像偷雞盜狗般的偷情,于是明目張膽地同居起來,結果被武松回來殺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偷雞盜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服牛乘馬 |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服牛乘馬,引重致遠,以利天下。”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一折:“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,若有些兒好歹,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” |
論黃數白 | 明·丘濬《投筆記·投筆空回》:“笑弩駘言不遜,論黃數白不堪聽。” |
物腐蟲生 | 宋 蘇軾《范增論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蟲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讒入之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玉卮無當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 |
薄暮冥冥 |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