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所向的成語故事

拼音rén xīn suǒ xiàng
基本解釋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;向往的。
出處《舊唐書 隱太子建成傳》:“而秦王勛業克隆,威震四海,人心所向。”
人心所向的典故
晉朝時期,登基不久的晉愍帝司馬鄴要舉行盛大慶典,丞相司馬睿的主簿熊遠認為與國家危難局面不相稱,就上書勸諫愍帝:天子要與民同憂,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我勸天子應該提倡忠孝之儀,宣揚仁義之統。司馬睿也加以贊同,愍帝接受勸諫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人心所向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交淺言深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趙策四》:“夫望人而笑,是和也;言而不稱師,是庸說也;交淺而言深,是忠也。” |
骨肉離散 | 《詩經 唐風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時也。君不能親其宗族,骨肉離散,獨居而無兄弟,將為沃所并爾。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朝令夕改 | 唐 元稹《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煩,自非有為而為。” |
不翼而飛 | 戰國 齊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無翼而飛者,聲也;無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 |
百無一是 |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無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臨,極為難處。”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 |
時至運來 |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。” |
一鼻子灰 | 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飯囊酒甕 | 宋·王禹偁《詶安祕丞謌詩集》:“夜眠朝走不覺老,飯囊酒甕奚足云。”宋·陸游《效蜀人煎茶戲作長句》:“飯囊酒甕紛紛是,誰賞蒙山紫筍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