蹊田奪牛的成語故事

拼音xī tián duó niú
基本解釋蹊:踐踏;奪:強取。因牛踐踏了田,搶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輕罰重。
出處《左傳·宣公十一年》:“‘牽牛以蹊人之田,而奪之牛。’牽牛以蹊者,信有罪矣;而奪之牛,罰已重矣?!?/p>
春秋時期,陳靈公荒淫無道,被大夫夏征舒殺了。楚莊王為伸張正義發兵攻打陳國,殺了夏征舒,準備把陳國吞并。大夫申叔認為楚莊王是過分行動,就像有人牽牛踩了別人的田地,別人把他的牛給沒收一樣沒有道理。
蹊田奪牛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蹊田奪牛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低聲下氣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5回:“這里只苦了襲人,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?!?/td> |
體恤入微 | 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,必須明白透澈,體恤入微?!?/td> |
回光反照 | 元 楊暹《劉行首》第三折:“陽臺霧鎖,楚岫云遮,棄死歸生,回光返照?!?/td> |
天涯海角 | 唐 呂巖《絕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?!?/td> |
倒懸之危 | 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當今之時,萬乘之國,行仁政,民之悅之,如解倒懸也。 |
過而能改 | 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
己溺己饑 | 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?!?/td>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陳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” |
連珠炮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4回:“高廉引了人馬,急去追趕,忽聽得山坡后連珠炮響,心中疑惑,便收轉人馬回來?!?/td>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30回:“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。蝸角紛爭,惟利是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