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實不副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íng shí bù fù
基本解釋名:名稱;副:相稱,相符合。名聲和實際不相符。指空有虛名。
出處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宰衡官以正百僚、平海內為職,而無印信,名實不副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名實不副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名實不副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用心竭力 | 明·無名氏《破天陣》:“如今圣人招賢納士,豁達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則要你用心竭力也。” |
長夜之飲 | 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齊威王之時喜隱,好為淫樂長夜之飲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沒里沒外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,不與大人爭光,憑他生的怎樣,也是該打死的。” |
將寡兵微 | 元·無名氏《黃鶴樓》第三折:“然劉備將寡兵微,我則彼立劉朝,復興漢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 |
發號施令 | 《尚書 冏命》:“發號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 |
作壁上觀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及楚擊秦,諸將皆從壁上觀。” |
不置可否 | 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無所可否。” |
沖鋒陷陣 | 《北齊書 崔暹傳》:“沖鋒陷陣,大有其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