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屨履霜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。比喻過分節儉吝嗇。
出處《詩經 魏風 葛屨》:“糾糾葛屨,可以履霜?”《幼學瓊林 卷二 衣服類》:“葛屨履霜,誚儉嗇之過甚。”
例子你不會學那葛屨履霜般吝嗇吧
基礎信息
拼音gě jù lǚ shuāng
注音ㄍㄜˇ ㄐㄨˋ ㄌㄩˇ ㄕㄨㄤ
繁體葛屨履霜
感情葛屨履霜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天旋地轉(意思解釋)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銷聲匿跡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風流才子(意思解釋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※ 葛屨履霜的意思解釋、葛屨履霜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武不善作 |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。 |
經史子集 | 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樣。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;沒有一絲熱情。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;使人無法靠近。 |
見多識廣 | 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金玉滿堂 | 金、玉:黃金和美玉。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。形容財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。 |
鳳友鸞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。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顧影自憐 | 看著影子;自己憐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獨失意;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妨功害能 |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