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操易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改、易:改變。改變原來的操行和志向。
出處《三國志·吳志·黃蓋傳》:“自春訖夏,寇亂盡平,諸幽邃巴、醴、由、誕邑侯君長,皆改操易節,奉禮請見,郡境遂清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ǎi cāo yì jié
注音ㄍㄞˇ ㄘㄠ 一ˋ ㄐ一ㄝˊ
繁體改撡易節
感情改操易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行為改變等。
近義詞改節易操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交淺言深(意思解釋)
- 敬業樂群(意思解釋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釋)
- 枝對葉比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- 逢人說項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- 藥石無效(意思解釋)
※ 改操易節的意思解釋、改操易節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麻痹大意 | 麻痹:一種病態;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。比喻對事物現象不經心;失去警覺;粗心大意。 |
歌功頌德 | 頌揚功績和德行。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。功:功績。德:德行。 |
兒女情多 |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。 |
連綿不絕 | 連續而不中斷。 |
一門心思 | 一心一意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習非成是 |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棟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