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檄而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檄:討敵文書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紙文書,就可以降服敵方,安定局勢。
出處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今大王舉而東,三秦可傳檄而定也?!?/p>
例子獲操則威震天下,中原雖廣,可傳檄而定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一回)
基礎信息
拼音chuán xí ér dìng
注音ㄔㄨㄢˊ ㄒ一ˊ ㄦˊ ㄉ一ㄥˋ
繁體傳檄而定
感情傳檄而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不戰(zhàn)而勝。
近義詞傳檄可定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盡信書不如無書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釋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釋)
- 疑鄰盜斧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龍爭虎斗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意思解釋)
※ 傳檄而定的意思解釋、傳檄而定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改過遷善 | 改正錯誤,變成好的。指去惡就善。 |
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(chǎn)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(yè)知識和專門技術(shù)。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逢:遇見。指人與人互相欺瞞,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。 |
意氣風發(fā)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(fā)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(xiàn)象;現(xiàn)多指用和緩的態(tài)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?;瑁夯璋?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(yōu)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?!?/td>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節(jié)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(zhàn)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(tài)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?!?/td>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?shù)挠眯幕蛐袕健?/td>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(tài)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