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出新裁的成語故事

拼音zì chū xīn cái
基本解釋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設(shè)計或籌劃。多指詩文、技藝等的構(gòu)思有獨創(chuàng)性。同“自出心裁”。
出處葉圣陶《四三集 一桶水》:“他們有的看人家的樣,有的自出新裁,給一切東西找個新的適當?shù)奈恢谩!?/p>
暫未找到成語自出新裁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自出新裁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本位主義 | 毛澤東《關(guān)于糾正黨內(nèi)的錯誤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義,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,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(wù)之一。” |
一軌同風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天下。” |
五花大綁 | 李季《王貴與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順著捆來橫著綁,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
溢于言表 | 明 朱舜水《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》:“來書十讀,不忍釋手,真摯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 |
官僚主義 | 毛澤東《必須注意經(jīng)濟工作》:“第二,動員群眾的方式,不應(yīng)該是官僚主義的。” |
自食其果 |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。 |
形影相吊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上責躬詩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