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兄如弟的成語故事

拼音rú xiōng rú dì
基本解釋情如兄弟。比喻彼此感情好,關系密切。
出處《詩經 邶風 谷風》:“宴爾新婚,如兄如弟。”
如兄如弟的典故
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有一首描寫丈夫的無情及棄婦的癡情的詩《谷風》,婦人被丈夫拋棄,她遲遲不肯離去,對照自己的新婚之樂,當時丈夫對她的感情很深,如兄如弟一般,現在無情地拋棄,自己只好承受這無限的痛苦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如兄如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突飛猛進 | 鄒韜奮《患難馀生記》第三章:“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,雖有利于國家民族,雖有利于人民大眾,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。” |
不可多得 | 東漢 孔融《薦禰衡表》:“若衡等輩,不可多得。” |
杯蛇幻影 |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縈愁緒以回腸,蔓牽瓜落;拭淚珠而洗面,藕斷絲長。” |
默不做聲 |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劉峰默不做聲,順著梯子下了幾階,又回身關好柜底板。” |
安安靜靜 |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。” |
海底撈月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兩個轎夫,卻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無蹤,海中撈月,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。” |
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 吳強《紅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氣,吃一點!” |
舉直錯枉 | 《隸釋·漢巴郡太守樊敏碑》:“舉直錯枉,譚思舊制。” |
孜孜不倦 | 《尚書 君陳》:“惟日孜孜,無敢逸豫。”《后漢書 魯丕傳》:“性沉深好學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國志 蜀書 向朗傳》:“乃更潛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 |
綿里藏針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:“當日說知心,綿里藏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