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其所哉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é qí suǒ zāi
基本解釋所:處所;哉;語氣詞。得到了合適的地方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子產(chǎn)曰:‘得其所哉,得其所載!”
得其所哉的典故
春秋時期,有人給鄭國大夫子產(chǎn)送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,子產(chǎn)舍不得殺了吃,就叫人把魚放到池里去養(yǎng)。管池人偷偷把魚煮吃了,然后告訴子產(chǎn)魚開始不靈活,慢慢地游動,最后一溜煙游走了。子產(chǎn)高興地說得其所哉,管池人心里偷著樂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得其所哉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經(jīng)文緯武 | 唐 許敬宗《定宗廟樂議》:“雖復(fù)圣跡神功,不可得而窺測,經(jīng)文緯武,敢有寄于名言。” |
失魂喪膽 | 巴金《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》:“他那四方臉、紫紅臉膛、寬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貫長虹的英雄氣概,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。” |
五花大綁 | 李季《王貴與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順著捆來橫著綁,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氣充志驕 |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遂合諸侯于嘉陵,氣充志驕,淫侈無度。” |
算無遺策 |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(jīng)略指授,算無遺策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(xùn)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花言巧語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謂花言巧語,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