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衣韋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,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山傳》:“布衣韋帶之士,修身于內,成名于外,而使后世不絕息。”
例子相府開筵,常聚些布衣韋帶。(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)
基礎信息
拼音bù yī wéi dài
注音ㄅㄨˋ 一 ㄨㄟˊ ㄉㄞˋ
繁體布衣韋帶
感情布衣韋帶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、補語;借指窮困的書生。
近義詞白衣秀士
英語scholar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隨行就市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犬馬戀主(意思解釋)
- 齊頭并進(意思解釋)
- 鍥而不舍(意思解釋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和風細雨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※ 布衣韋帶的意思解釋、布衣韋帶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十萬火急 |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。 |
及時應令 |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。 |
學貫中西 | 形容中文、外語都十分好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論黃數白 |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。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。極言財富之多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風和日麗 | 和:柔合;溫和。輕風柔和;陽光燦爛。形容天氣晴和。 |
祖傳秘方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